收录了,初中阶段,考试必考的古诗词!
初中生学习语文一定免不了背诵很多古诗,爱诗词为大家总结了初中古诗词大全必背,可能有所欠缺,仅供大家参考。
参考资料:
陈国林 .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:龙门书局出版社 ,2012年8月 :200 .
枯藤:枯萎的枝蔓。昏鸦:黄昏时归巢的乌鸦。昏:傍晚。
人家:农家。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。
古道: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(路)或年代久远的驿道。西风:寒冷、萧瑟的秋风。瘦马:瘦骨如柴的马。
断肠人: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,此指漂泊天涯、极度忧伤的旅人。
天涯:远离家乡的地方。
参考资料:
陈国林 .高中生必背古诗言语 :龙门书局出版社 ,2012年8月 :200 .
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,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。
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,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。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,黄河边上落日浑圆。
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,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。
参考资料: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94&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132-133&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84-85
使至塞上:奉命出使边塞。使:出使。
单车:一辆车,车辆少,这里形容轻车简从。问边:到边塞去察看,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。
属国:有几种解释: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。汉、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。二指官名,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,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。唐人有时以“属国”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。居延:地名,汉代称居延泽,唐代称居延海,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。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(参《汉书·地理志》),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。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,辖境在居延泽一带。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。然而王维此次出使,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。因而林庚、冯沅君主编的《中国历代诗歌选》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“边塞的辽阔,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”。
征蓬:随风飘飞的蓬草,此处为诗人自喻。
归雁:雁是候鸟,春天北飞,秋天南行,这里是指大雁北飞。胡天:胡人的领空。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。
大漠:大沙漠,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。孤烟:赵殿成注有二解: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,“其烟直而聚,虽风吹之不散”。二云塞外多旋风,“袅烟沙而直上”。据后人有到甘肃、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,确有旋风如“孤烟直上”。又: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。长河:指流经凉州(今甘肃武威)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,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,疑即今石羊河。
萧关:古关名,又名陇山关,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。候骑:负责侦察、通讯的骑兵。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,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“候骑出萧关,追兵赴马邑”之意,非实写。
都护: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、安北等六大都护府,其长官称都护,每府派大都护一人,副都护二人,负责辖区一切事务。这里指前敌统帅。燕然:燕然山,即今蒙古国杭爱山。东汉窦宪北破匈奴,曾于此刻石记功。这里代指前线。
“单车”两句:一作“衔命辞天阙,单车欲问边”。
候骑:骑马的侦察兵。
参考资料: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94&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132-133&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84-85
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
穷居孤村,躺卧不起,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,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。
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
夜深了,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,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。
参考资料:
高安炜·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论两篇·2012年·广西师范学院
参考资料:
高安炜·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论两篇·2012年·广西师范学院
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在杨花落完,子规啼鸣之时,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,要经过五溪。
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君直到夜郎西。(随君 一作:随风)
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,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。
参考资料:
彭定求 等 .全唐诗(上)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86年10月版 :第404页 .& 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年12月版 :第141-142页 .& 裴斐 .李白诗歌赏析集 .成都 :巴蜀书社 ,1988年2月版 :第222-224页 .& 李静 等 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华文出版社 ,2009年11月版 :第80-81页 .
参考资料:
彭定求 等 .全唐诗(上)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86年10月版 :第404页 .& 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年12月版 :第141-142页 .& 裴斐 .李白诗歌赏析集 .成都 :巴蜀书社 ,1988年2月版 :第222-224页 .& 李静 等 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华文出版社 ,2009年11月版 :第80-81页 .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?它随着春风飘扬,传遍洛阳全城。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客居之夜听到《折杨柳》的曲子,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?
参考资料:
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951-952
参考资料:
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951-952
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(向日 一作:向月)
敌兵滚滚而来,犹如黑云翻卷,想要摧倒城墙;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。
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(塞上 一作:塞土)
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,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红旗半卷,援军赶赴易水;夜寒霜重,鼓声郁闷低沉。
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,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。
参考资料:
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23-24&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84
参考资料:
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23-24&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84
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。(潮州 一作:潮阳)
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!(欲为 一作:本为;圣明 一作:圣朝;肯将 一作:敢将)
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知汝远来应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边。
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。
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,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。
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!
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,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。
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回头望长安,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,家又在哪里?立马蓝关,积雪拥塞,连马也踟蹰不前。
知汝远来应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边。
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,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。
参考资料:
汤贵仁 .韩愈诗选注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98 :168-169 .
参考资料:
汤贵仁 .韩愈诗选注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98 :168-169 .
东皋薄暮望,徙倚欲何依。
傍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,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。
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
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,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。
牧人驱犊返,猎马带禽归。
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,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。
相顾无相识,长歌怀采薇。
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,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!
参考资料: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126& 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5&袁行霈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2-3
东皋(gāo):诗人隐居的地方。
薄暮:傍晚。薄,迫近。
徙倚(xǐyǐ):徘徊,来回地走。依:归依。
秋色:一作“春色”。
落晖:落日。
犊(dú):小牛,这里指牛群。
禽:鸟兽,这里指猎物。
采薇:薇,是一种植物。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,伯夷、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,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,最后饿死。古时“采薇”代指隐居生活。
参考资料: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126& 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5&袁行霈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2-3
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
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,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。
牙璋辞凤阙,铁骑绕龙城。
辞别皇宫,将军手执兵符而去;围敌攻城,精锐骑兵勇猛异常。
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。
大雪纷飞,军旗黯然失色;狂风怒吼,夹杂咚咚战鼓。
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
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,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。
参考资料:
张燕瑾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26-27
参考资料:
张燕瑾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26-27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自古以来,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,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。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秋日晴空万里,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,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。
参考资料:
梁守中.刘禹锡诗选译:巴蜀书社,1991:22-23&萧瑞峰 彭万隆.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:16-17&葛杰.绝句三百首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:63-64&吉林大学中文系.唐诗鉴赏大典(十)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09:17-18
参考资料:
梁守中.刘禹锡诗选译:巴蜀书社,1991:22-23&萧瑞峰 彭万隆.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:16-17&葛杰.绝句三百首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:63-64&吉林大学中文系.唐诗鉴赏大典(十)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09:17-18